2017-07-09 阿文
这本书的作者 Christian Rudder, 是美国一个著名交友网站 OkCupid (又称 OK 丘比特)的创始人之一。他透过这个交友网站得到一般研究无法取得的巨量数据,偷偷的 观察这些真实数据,因为在这些交友网站上,人们会依自己的想法行事,诚实的透露好恶,作者藉由大数据解读用户创造出来的资料,用广大的样本数来证实一般人会有的猜想 …. 对我来说,这样的书真是有趣!因为自己也活像一个偷窥狂 …
这本书的名字也很贴切:“我们是谁?”, 我们真的明白自己吗?其实,巨量数据正透露出人类在四下无人时,是什么样子,传统问卷调查问不出的真相,来自大数据中,这时候人们最真实,最不设防。
作者用数字证实:我们其实是这样、那样的人,我们想的,说的,做的,其实都不一样!
本书观察到,在网路时代,数据所带出的一些真相:(虽然我们大家都曾有过一些类似的想法,但是都没有大数据的证据那么的真实!)
- 男人偏爱二十岁出头的嫩妹,这是胡乱栽的还是信口开河? 看看以下的图片:
你看了这个数据以后,可能会说:“你们男人怎么这么肤浅?” , 是的,不用怀疑,我们男人就是那么肤浅的!哈哈…
那女人觉得最好看男人的年纪又如何?
数据说明女生喜欢较成熟一点的男生。
- 女人过了21岁以后,在择偶市场就开始走下坡,是真的吗? 是的,以下的图表告诉我们 —“20岁的女孩,你只有黄金10年!”
- 缺陷是一股强大力量!与其当芸芸众生,还不如勇敢做自己。「出丑效应」告诉你,有特色才让你更出色。
- 使用推特会让人类的写作能力下降?不对!别听人家瞎掰,大数据说,反而提升了用户的写作程度。
- 亚洲女性受到所有种族男性的高度青睐。白人和拉美裔男性和女性都比较受欢迎,不过,亚洲男性和黑人,受欢迎的程度偏低。种族偏见一直都在,即使嘴里不承认,但潜意识则不然,这立刻让我想到我们的国家!
以下是不同择偶网站的数据,女人对男人(或者女人对男人)兴趣的给分,虽然各网站有所不同,但是非常类似:
- 女性美不美,影响的不只是在交友网站上的人气度。从网路数据显示,外貌就是一切,不仅影响工作面试,连工作表现评等也与外貌有关。所以,大家嘴上说的:“人的内在美很重要”,也一样抵不过世人世俗的眼光!
万事问谷歌,问出的不只是答案,还暴露了你的内心,我们在网上泄漏的讯息,远比你想像得多。
一个人按赞的模式还能拿来预测智商:这个模型能够精准预测某人的标准智商测验得分,而且一个问题都不用问。
一个高中女生纳瓦兹发的一则无脑贴文,让我们见识到在网路上是如何地失控扩散,不到24小时,就在740万人眼前遭到辱骂,普通乡民逐渐演变为酸民,暴民,大家争相上前补刀。
本书透过鲁德生动有趣的叙述,为我们展示人类的行为,看到整体人性。现在,数据科学家成为新的人类学家,数据能透露的讯息,远比我们想像中多,因此许多社会或政治上的争辩,也可透过数据证实,而非以讹传讹或自以为是,也因为透过分析数据,我们得以看出人类的心理,建构人类的故事。
如果还想知道多一点的读者,来图书馆借借这本书吧!
这篇文章,东拼西凑,主要目的是想把书介绍给大家,希望大家别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