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吉隆坡拒绝焚化炉委员会(KTI):一路走来

2019-02-13 阿文

一个很偶然的机会,在 Malaysiakini 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脸孔 ,这不是近来图书馆的常客吗?虽然之前有过短暂的交谈,但是当时并不怎么在意,直到看到上面那篇文章。随着他重返图书馆的一个机缘,我趁机和他攀谈起来问道 : “其实你们一直在反对一些什么?焚化炉有什么大问题吗?“,这一问,就打开一个大话题。

虽然我是甲洞人,但是我对他们KTI 这个团体很陌生,部分原因可能是自己的无感生活,也许是不受控的忙碌,所以即使在报张上看到他们的新闻,也不会特别的注意,因此不了解他们抗争一些什么,只知道他们不要焚化炉建在甲洞。我的无知就给了对方一箩的问题:

“为什么你们反对焚化炉?焚烧垃圾有什么问题?”

“哎….. 等等 …. 先不要说焚化炉,我们现在是如何处理垃圾的? ”

“那我们的国家又是如何处理垃圾的?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多少种呢?其他先进国家又如何的处理垃圾呢?如新加坡、香港、台湾、日本、美国、欧洲?”

我还没有等他回答完上一个问题,一连串新的问题又丢了过去,不断的打断他…

“以前的人也是有垃圾的问题,那以前的人如何处理垃圾?”

“土埋?土埋好吗?会有什么问题?土埋后的垃圾并没有消失,就好象把垃圾扫进地毯一样,眼不见为净,以后怎么办呢?”

“焚烧不比土埋好吗?东西烧掉,干干净净的 … ”

“有没有所谓的最先进的技术处理垃圾呢?”

…….. 我足足问了两个多小时,对方对我的问题几乎有问必答,述事循序渐进,逻辑清晰,两小时后,我终于知道了他们在干什么,大概明白了问题。其实这些问题同时也反应着我自己的环保意识差,很大的程度上忽略了周围的生活环境,活的都很“无感”。

或许我们都有一个通病 ,叫着:

不在我的后院 ( not-in-my-backyard – NIMBY)

只要不要在我家的后院发生事情,就OK了。

当2013年,甲洞柏灵京花园焚化炉计划 要在甲洞实行的时候, 吉隆坡拒绝焚化炉委员会 (KTI) 就成立了。之后他们就为了自己的家园一直奋斗到现在 (其实那也是我们的家园,只不过我们不晓得事情的严重性而已 !) , 以下是他们一路走来的痕迹:

看过他们走过的路,或许甲洞人都应该有那么一点的亏欠,因为还是有很多的人跟我一样,不知道他们在这些年里都干些什么,虽然当初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家园抗争。

吉隆坡拒绝焚化炉委员会(KTI)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