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读书不是你的错

今天是有感而发。

有很多孩子从小被人拒绝和欺负,可能是因为过动,注意力不能集中、智力较弱、自闭,或者种种其他的原因,我之前对这些事感觉不深刻,感觉不到那份失落和无奈感,因为我没有孩子,更不是他们。读书、考试对我来说,从来都不是问题,也不是压力,成绩虽然不是很好,却是不曾担心留级。

但是今天我感受到了一个孩子被多次被拒绝的心情。

因为过动,二年级时被华小、私人学校拒绝后,无奈的妈妈只好放下工作,把孩子带回家自己教,从学校带回的孩子,表面虽然看不出来,但是信心全无,像一只受伤的小狗。孩子不笨,只是读书不能集中精神,在我教他四年里的首 3个月,他只能好好的坐着 5 分钟,之后就坐不稳了,好像屁股着火般的走来走去。

后来多年的在家学习,孩子总算找到了自学的节奏,恢复了少许的信心。但是在家学习的缺点就是,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,没有相同年龄的朋友相伴,多少有一点孤独的感觉。匆匆时光,总算挨到上中学的年龄,长时间的准备,开心的报考独中,但是经过简单的面试,就被第一间独中拒绝了,入学试都被免了,原因可能是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源应付这类学生。

我明白了以前不明白的事:为什么以前峇株巴辖(batu pahat)华仁中学的陈蔚波校长,会专门为了一些弱势的孩子,特别开设一个班级收容他们,我想是因为她明白教育是对全部人的,弱势的孩子不应该被滤掉,他们比健全的孩子更加需要被关注。

相对之前的,第二间独中就有一个比较好的处理,给了孩子一个应考的机会,但是还是失败了。

1.jpeg

知道消息后,孩子是失望的,从电话里都听得出来 —— 不能交新朋友,过群体生活了!而父母亲则要赶紧的另想办法。

我想这样的故事对很多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?会感同身受吗?

这类故事年复一年的发生,为什么我们没有特别的感觉呢?因为孩子是他人的,孩子是自己的,感觉就比较深。这类事情,不只孩子,连他们的父母亲也是心身疲累的。

我们是不是时候该检讨一下我们现在的刻板教育,不要再继续伤害弱势的孩子们,给他们一个应有的空间。

我想这些父母们不是真的想让他们的孩子去跟其他正常的孩子竞争(事实上,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鼓励竞争,考试、考试、考试),他们要的只不过是想让孩子们有一个愉快、正常的校园生活,不担心成绩(这些孩子有不同的学习速度和节奏),而他们只需要的大人们的耐心,这会很难吗?

 

不能读书不是你的错》有3个想法

  1. 谢谢撰写此文,十分获益。这位妈妈把孩子带回家教育不是容易的选择,但有时父母愿意担起教育的责任,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。学校不是惟一能找到同龄朋友互相学习的途径,在屡遭拒绝的情况下,相信父母孩子可以一齐另辟蹊径。为每个孩子加油!

    另外,感谢小绿洲为民办图书馆所做的努力。

  2. 其实这位孩子在小绿洲也是看了蛮多书的,他们家在小绿洲的借阅率是第一的,截至今天为止一共 1690次 !别轻易的以成绩取人,那是单一准则。单一准则的问题就在于,什么事情都用一个简单的视角分 — “好、不好”,“美、丑”,“快、慢”…. 人有那么简单吗?

    Liked by 1 person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